找到相关内容819篇,用时14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谈心说识(八):遍计所执与诸法性空

    的是普遍被计较执著的境界。指的就是被我们妄执实有的“五蕴”、“十二处”、“十八界”等。这个遍计所执的自性本无自,但当虚妄分别心,妄执这个之物时,当下也会有一些境界现前。如我们看戏时,明知剧中人物...第八章 计较与执著——遍计所执与诸法性空   一、遍计所执性   在人世间,有很多纷争的起因就是从计较“你多我少”、执著“你有我”中引发了不少无谓的烦恼。   举世闻名的...

    释依昱

    |唯识|谈心说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19591985498.html
  • 谈心说识(十):圆成的世界与人空法空

    常住,生灭作用。(3)真实,诸法之虚妄不真;而真如之性常住遍通。复次,为解释圆成实性,又设有二门:(1)常无常门,“常”为圆成实之名,“无常”则摄於依他起性而不离生灭。(2)漏无漏门,“无漏”为...本也无形,只因人为的系缚执著放不开,所以才心有千千结,一旦放下随即化烦恼为菩提,当下就能把烦恼的自己,转变成清净的自己。   《解深密经》卷二云:由诸菩萨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、依他起相、圆成...

    释依昱

    |唯识|谈心说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11522085500.html
  • 了“生”脱“死”的佛学智慧

    今者妄身,当在何处?即知此身毕竟,和合为相,实同幻化。”人的心识也是空,“四缘假合,妄有六根。六根四大,中外合成。妄有缘气,于中积聚,似有缘相,假名为心。善男子,此虚妄心,若六尘,则不能有。四大分解,...自身定性,刹那迁流变化,不可常住。因此人的生命也是无常变化,沉浮于生老病死的生命之流中的。故《中阿含经》云:“命终无常,死丧散尽,寿尽破坏,命根闭塞,是名死也。”死亡不知何时便会向人们袭来,正如佛经...

    邓庆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1987039.html
  • 雪域风物:聆听西藏佛音

    ,包括心部、界部和要门部,即大圆满。   大圆满是宁玛派的特法,主张顿悟一心,即悟此现前本体清净,本性光明的这个心。心不只是空寂而且具有光明,明而又空。心体空是空,心性光明是有,心故非有,心有...,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及弟子克主杰等人,都曾从此系僧人学习。但此系后来逐渐湮没闻。   2、达布噶举。通常指称的噶举派,由玛尔巴创立,其教法尽传其主要弟子米拉日巴。塔布拉杰早年学习噶当派教法,32岁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363287465.html
  • 论师的圣果观(下)

    27.315下,大正29.130上)。但是,有部是“三世实有论”者,所以认为时解脱阿罗汉若遇退缘,已断的烦恼还会现起而退。经部师是过未的“现在实有论”者,阿罗汉已断尽烦恼,烦恼种子已去除,所以不可能再现...,以于涅槃观寂静功德,无相解脱门现在前而般涅槃。[论主:]应知此中依阿罗汉相续命终心说,非刹那最后心,以彼心唯记故。大德说曰:阿罗汉最后心缘所见闻觉知境,以彼心是异熟生自所摄,由先业行尽,故自然...

    悟殷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489879.html
  • 心物之辩与天人之际

    这种意义关系上看,心与物并不呈现为二个对立的序列:进入意义世界的天地等物,与心体(良知)难以截然分离(在心之外,天地不再呈现为意义世界中的“天地”),就此言,二者确乎“对”。   王阳明的以上...心体本身的意向活动亦离不开对象;无心对象诚然无从进入意义世界,但对象心体的作用也无从展开:当二者朱相遇时,便只能同归于寂。事实上,化本然的存在为意义世界中的存在,改变的主要是对象的存在方式,而这种...

    杨国荣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111091962.html
  • 我认识世界 ——对冯契广义认识论的一种解读和引申

    )”是能,“物”是所。能是认识能力,所是认识对象。认识对象可以实有其(如以自然界为认识对象),也可以不是实体(如以思想为认识对象),但认识能力必实体,它只能表现在对认识对象的认识活动中。从这个角度讲,心,以物为。正因为“以物为”,所以心有被动的一面。同时我们必须看到,“心”作为认识能力,还具有能动的一面。表现在认识活动中的“心”,似乎具有一以贯之的秩序、结构。(康德所说的时空、知性范畴...

    刘梁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5592084.html
  • 从《楞伽经》看佛教的语言文字观

    12]“事实真相”的原文为“自性”。“自性”的意思是诸法各自具有的体性或体相,法相家谓之为自相。一切法皆是有相,因此称为“自相”要恰当一些。   [13]罗睺罗·化普乐《佛陀的启示》(顾法严译,...仁者依行,自得度世。”慧可以此传授门徒。慧可的门徒们游行村落,不入都邑,行头陀行。他们主张“专唯念慧,不在话言”,实行以“忘言、忘念、得正观”为宗旨的禅法,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派别,被称为“楞伽师”,发展...

    李恕豪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593692.html
  • 法相唯识学

    慧主张“自证一分说”,认为相、见二分“遍计”,是虚幻的存在,唯有自证分“依他实体”,才是相对的实在;难陀主张见、相二分说;陈那认为见、相二分应有其所依的“白体”,故立见、相、自证“三分说”;护法则...有生灭变化的现象;此法为五蕴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)中“行蕴”所摄,故名“行”。《俱舍沦》卷四中说:“如是诸法,心不相应,非色等性,行蕴所摄,是故名心不相应行。”由于此法“别有”,借助于心法、心所有法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110795791.html